骨未成灰(Bones) 8.5
對於此片, 也許觀嘗之前先了解哥達斯是個怎樣的電影人, 他拍片的目的和其執著, 如何透過影片以表現自己和他的世界觀, 這對於更進一步的欣嘗他所拍的會有幫助.
也許他的片子本來就並非要靠一般的戲劇性來引人注目, 是以對某些觀眾來說並不易挨, 但其將紀實與戲劇的間線糢糊化, 又或者說是重新界定電影作為敘事最直接的可行性, 就是到現在都仍然是前無古人; 後來者卻不少; 能達致有他那樣成績的卻寥寥無幾.
是 套影片, 相信應是哥達斯幾套作品中較為易於接受的一部; 相信全片亦未算太難挨過, 但其節奏緩慢, 也可說是老早預了. 某程度上甚至可說比起傳說中更易為人接受. 此片一如所料, 幾乎沒有既定的劇情推進; 單是這樣, 看慣classical narration的便未必那樣容易習慣. 而透過影機接近靜止, 長時間以純觀察的形式來觀察一切, (當然, 是否當真可透過此手段以達致純綷的目的, 亦甚值得討論); 片裡人物瑣碎而平常的生活小節, 漸漸構成更完整更宏大的圖像 (當中最不'平常'一幕可算是廚房事件吧), 其絕對的紀實性就正是當今很多滿口句句說要寫實, 不斷張揚要將真實/戲劇炒成一碟菜的眾多新派導演所望塵莫及. 而透過'沒有劇情'所展現出來的人情世故, 有時候其實比起蓄意泡製更見深刻.
雖 說一切以實為本, 但哥斯達在鏡頭上處理, 每每精心巧妙. 這亦是不少其餘導演們所要借鏡的. 看來漫不經意的隨便擺位, 其實大多數構圖奇美, 既能將每幕重心所在刻劃成得細緻入微. (其調度亦差不多是恰到好處得那末不會教人容易察覺當中的細心, 但卻不能否認那些策劃總是再觀看/或細看/閱讀時才發現其匠心獨運). 光線永遠自然柔和(相信絕大部份乃採用剛好到達恰當時份的自然光)更見其一絲不苟. 大部份時候, 鏡頭捕捉角色面部的特寫亦非常到位; 不靠對白情節來說故事, (或者說是表現現實更為貼切), 鏡頭如何將人物活生生放在觀眾面前, 就顯得更為首要.
范黛的小室(In Vanda's Room) 8.2
要先說明, 對'范黛的小室'的評分低於'骨未成灰', 主要緣故在於前者並非由菲林所拍攝.
此 片集中拍攝吸毒人士生態, 還有是即將面臨清拆的貧民區面貌. 坦白說, 由於影象上的(相對)遜色比起較早前觀看的'骨未成灰', 這片難啃得多. 一來片長180分鐘, 不用再作解釋也會明白要不間斷在密麻麻的電影節裡飽受3個個多小時的簡約寫實並不容易; (而基本上影片並無實在的完整結構, 主景亦只局限在僅有少量空間的三數個房間內) 二來'骨未成灰'屬於35米厘菲林作品, 但此片卻是畫質並不算太優質的粗糙錄像(其實倒未致於太差). 坦白說, 素來對某些錄像攝影有所保留, 就算導演多數前作乃錄像為主, 依然無法更改這個preference.
尤其拍攝對象/環境屬 於較為灰暗時. 拍出來的效果, 往往只會叫人感到不知如何時好. 任你怎樣大師風格, 技藝超凡, 錄對光線敏感度和感光層次跟菲林是截然兩回事, 說得更白一點就是根本不及菲林那樣質感以及傳真, 有立體感. 有時候對著一些不清晰, 黑成一片的錄像畫面, 太持久的話當真一點也不易撐下去, 更莫說是否能搞清楚畫面中竟有些甚麼, 沒有些甚麼....
(別忘記, 鏡頭還是沒甚麼移動推進, 大部時段都是長時間維持靜止的). 不過, 也無可否認, 對片中人物的展現, 電影確實非常成功.
無主孤軍(The Paper will be Blue) 7.5
影片本身不算突出, 但其實還是可以的. 論精彩程度, 也許及不上其餘兩三套同屆放映的羅馬尼亞片, 但也許其未如人意之因由在於某些局限, 若要公平點說那屬於非戰之罪.
那 種局限? 簡單點說, 要拍革命夜所發生的事情, 當真談何容易. 故事還要本身涉及正在值勤的軍人小隊. 任導演有三頭六臂, 若交代不出當時的亂局, 拍攝不到緊張氣氛, 其餘的就算怎樣出色, 也徒勞無功. 不是嗎? 危城告急之際竟然感受不到任何迫力, 就算片裡出現暴亂, 鎗戰, 嚴刑等等場面, 詭異的竟是身為觀眾偏偏完全感不到半點危急..... 究竟影片出了甚麼問題, 我想其實有觀看過電影的, 和導演本人, 都應該明白了解.
在片頭編導已急不及待要交代出眾人結局, 如此倒敘手法卻老早不再算甚麼新鮮創舉; 此舉甚至容易令人產生錯覺, 教觀眾誤會以為往後會出現出人意表的峰迴路轉, 可惜卻原來甚麼也理所當然. 驚喜? 沒有. 拍案驚奇? 不要說笑了. 那個片頭, 顯得無甚意義.
其 實電影算是成功的道出, 身在亂世當中, 幾個國民軍(民兵)如何兩邊不是人, 不知何去何從是那末尷尬, 還有的自然是對著前路茫茫的惘然. 年輕小伙子滿腔熱血卻有勇無謀, 軍官事事求穩, 保守非常但亦甚具人情味, 其餘成員各有各的不成熟和私心, 但基本上都算同心一致. 就在小伙子家裡的幾幕, 可見幾個國民軍們, 根本就是有血有肉有親人的普通人, 跟正在街上示威的, 躲在家裡的, 不無兩樣. 不一樣的不過是他們仍有任務在身. 但跟人民一樣, 國民軍亦要在那晚小心行事, 清醒理智的選擇要走的路.
各式革命份子, 在影裡變得等同像胡亂拉雜成軍一般(事實任何其他的革命份仔有誰何嘗不是), 他們對資訊方面的掌握, 混亂不堪, 隨時錯殺良民. 但無可否認, 動亂底下, 很多情況確實會產生敵我難辨的處境; 有人因而無辜斷送生命, 實在不曉得應該怨天還是尤人..
細看其拍攝手法和影片結構, 其實格式上有點跟'無醫可靠'相像, 兩都以實手法, 接近real time形式, 簡單的鏡頭, 仿紀實的道出故事來龍去脈. 可惜成績有一定距離, 雖然總的來說電影其實已不算差勁.
雌雄大盜電影夢(Hunt Angels)
看戲前吃了一頓問題飯, 入場後跟睡魔糾纏, 結果慘敗. 全場應該昏迷了約70%時間, 老實說那夜周公子待我亦不薄.
是夜全場只有11-12人, 未知是否電影節中人數最少的一項紀錄.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