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與海 Into The Sea 8.2
半紀實,拍得簡潔樸實但流麗動人. 男孩跟父親還有爺爺之間, 情深亦真摯, 人與周遭自然萬物(自是以海洋生態為主)的親密關係亦被攝進鏡頭,每格菲林都美輪美奐. 在整套電影裡, 母親缺席看似無關重要, 其實想深一層, 那反而是盡在不言中的切膚之痛; 男孩在這短短'假期'以後便要回到歐洲跟母親一起, 那是無奈的, 可由父親和爺爺那處看得清楚. 一下子傳統男性主導的位置在此被倒轉了, 但掌權的依然是西方文明. 溫柔的大自然, 面對實事求是的現代文明, 始終無力招架. 電影沒有涉及這些, 但內裡卻教我聯想到故事背後的一絲哀慟....
男孩跟小動物之間的邂逅和感情, 附予影片和那片天地更樂觀的希望; 唯好景不常, 男孩始終要走, 大家還是各走各路.....
謎情追兇 The Secret in Their Eyes 8.6
影片奪得是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是否實至名歸可屬見仁見智,說到底像'白色恐懼'那樣的佳作絶對跟此片旗鼓相當.坦白說影片格局和模式主流荷李活得有點令人覺得並非在看阿根庭片,但只要拍得精彩那實在不能算是缺點吧!敘事手法雖然涉及穿插倒敘,但其實條理分明,並非要玩前因後果要玩弄至天花亂墜的那種.
故事初看似是陳舊老套的破案情節,但原來重點並非在案件本身,而是因而重燃的一段舊情,關乎那段情的人性抑壓,以及前呼後應關於罪與罰的探討.阿根庭那年代的獨裁政治抬頭背景下,一切更顯得是在強權下的無奈無助和淡淡哀愁....
中段那一場已成佳話的球場緝兇, 由神來之筆般的抽絲剝繭, 到那'長鏡頭'實在教人嘆為觀止, 當然不能否認其娛樂性之高亦屬電影節裡較少見的. 男主角與女主角之間的眉來眼去, 還有片裡幾個重要角色, 透過他們眼神展現要交代的情節和情感, 那是電影做得非常成功的重要環節.
電影的結局亦算出人意表, 我想大概真的沒多少人可預測得到事件原來會如此結局.... 而且那還是大概會教人看罷苦苦思索何謂公義的懲罰, 就是這樣才最精彩.
男女主角外貌上較老成一點,初看或會覺得可以找年青一點的來演70年代那段故事,但二人演技精湛,可憑此戰勝在外觀上稍欠說服力的問題;事實上兩位主角間的火花擦得火亮,隱藏著的那般激情,都活現在二人眼眶裡.
白夜黑咖啡 Cafe Noir 8.7
出乎意料之外的難得佳作.事後張偉雄跟我說,原來此乃導演向多個電影大師致敬之作,說來倒是這樣.亦正如小冊子簡介所述,那的確是'白夜'跟'少年維特的煩惱'構合而成的大器.難得導演集多位大師特色之餘亦能發揮出個人風格,以首部作品來說真的一鳴驚人.
電影挺長,算是套小史詩吧,韓片的苦澀在此得以一種嶄新註譯,既有嘲弄之意但同時亦將之昇華至更具深意的境界.主角由始至終的遭遇,是命運弄人也是性格導成,他的苦況,有時教人失笑,有時亦叫人然.黑白跟彩色的段落層次分明,亦道出主角在不同情況下的心理和現實狀況,不算很高明,卻效果顯赫.
某程度上影片更像是歐洲作品多於韓片,不過大部分景點所在的青川偏又是那末後現代韓國,是以影片予人印象其實帶有一絲夢境般的超現實.女主角亦然,自她出現到終結,那份神經質的性情和疑幻疑真的背景耐人尋味,比超維斯康提版本'白夜'中那女孩還要神怪.
故事的結局是注定悲情的,但看了百多分鐘,緩慢的節奏,眾多的長鏡頭(有些差不多可跟貝拉搭爾比較),交待男主角的後來卻出奇不意地爽快,那真教人始料不及;這神來之筆亦盡現導演確有點鬼才,並非只懂刻版的一成不變.唯一較可惜就是影片並非菲林拍攝,雖然是Red但始終某些部分,HD確實仍未達致菲林所能做到的....
寄望導望鄭聖一先生會再拍下去,這別要只是one off.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