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反情人節

刻意參加了反情人節派對,方有資格去寫這篇文字.

反情人節是甚麼心態?說真的,其實不過因為無聊才會想出如斯玩意.當然,亦排除不了這是對當下甚麼也商品化,甚麼都成了消費的一種抗爭.

要知反情人節其實並非因為沒有人愛/愛人而惡搞出來的酸溜溜玩意;若然參加過有關活動的話,你大可發現在場人士,大部分原來早有伴侶,甚至不少根本是雙雙赴會的.那除了惡搞以外,其實要反些甚麼?

在奉勸各位別要一切都太認真的同時,亦要想想:原來今時今日,我們愛另一個人,或者向心儀對象表露心蹟時,也要考慮怎樣才是社會認同的適當日子,就連方法 也必要乎合某些模式,某些標準.沒有99支玫瑰嗎?那閣下便不夠誠意.未預早在意大利餐館定位,享受特定的二人浪漫餐嗎(其實那餐肯定比a la carte差不知多少倍)?那對方便肯定覺得你不夠體貼.再看那些甚麼'情人節二人世界一條龍兩日一夜全包特價服務',天,你還不覺得有問題的話,得罪一 句,也許閣下實在不配擁有真愛人.

要說得透徹一點的話,其實其他節日亦有相近蹟象.無論聖誕,新年,農曆年,復活,清明重陽,中秋....一切愈來愈商品化,節日幾乎變成大力鼓吹盲目消費的最大借口.但他傳統節日尚未算過份走火入魔,節日背後的真義仍然存在,多數人依然沒有忘記.

情人節開始不再那樣.不是嗎?聖誕節大家也一樣會慶祝,但沒有火雞大餐也沒人會怪你,大家高興的慶祝耶穌生辰便足夠有餘,一切只求心意,豐儉由人非常沒所謂.其他節日更不用說.情人節?坦言一句,有多少男士膽敢不大破慳囊?有多少女士不期望對方將會在此日把她當作公主一般款待?何以會有如此想法?只因為那天是情人節?說到底,不過是早已潛移默化的市場策略在群眾心底作祟.真正的情人節,本來代表甚麼,有甚麼歷史背景,已經無人記起,也不關注.

反情人節的人,其實並不為反而反.人對人的愛慕並不是要由數十支玫瑰來代表的.人對人的重視亦非要靠一個大餐來表達.心坎上的溝通,靈慾上的交往,從來不會因為這些物質而變得更有價值.以為靠這些便可以擁有愛的人,更是可憐得不值一晒.

這天,我參加了反情人節派對.沒有花朵,沒有巧克力,沒有特別套餐,沒有演奏扮浪漫情歌的樂手.每人帶支紅酒,倒是要的.

而那些紅酒,飲得真開心.




No comments: